< 返回
审计项目业务承接阶段的风险管理

[摘 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系统的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及其思想应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应融入于审计工作本身。本文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结合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对审计项目业务承接阶段的风险管理方法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 业务承接 审计风险 管理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管理及其思想融入于审计工作的整个流程,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各个阶段。

审计项目的业务承接阶段业是审计项目的第一个阶段,事务所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客户(被审计单位),构建项目团队。客户是审计的客体,项目团队是审计的具体执行主体。这二者是审计工作,同时也是审计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加强业务承接阶段的审计风险管理,对后续审计和审计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事务所应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和要求,分析自身能力和条件,评估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预估预期终极审计风险,在此基础上审慎选择客户,并构建审计项目团队。

一、评估可接受审计风险

评估可接受审计风险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一)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及经营发展预期。审计完成后,若客户被迫宣告破产或遭受重大损失,根据“深口袋”理论,那些因客户破产或股票价格下跌而遭受经济损失的人,无论审计工作本身是否适当,都想通过指控来转嫁责任而补偿自己的部分损失。因此,在被审计单位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较大时,应降低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

(二)事务所实力和对审计风险的偏好。如果事务所实力较强,或偏好审计风险,敢于冒险,往往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会定得比较高;如果事务所实力较弱,或厌恶审计风险,不敢冒险,往往可接受审计风险会定得比较低。

(三)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一个事务所确定的审计风险如果低于其他事务所,则完成审计就会多花费更多时间、耗费更多的审计费用,从而可能造成客户另请收费较少、效率较高的事务所。竞争压力往往会使可接受审计风险不能定得过低。

(四)外部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依赖程度。在外部使用者对此依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如果发生审计失败,不能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将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外部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依赖程度越高,外部使用者数量越多,调低可接受审计风险的水平是恰当的。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①客户规模。客户规模越大的公司,其财务报表的用途越广。②所有权分布。公开上市的公司,其财务报表使用者通常多于其他公司。③负债的性质和数额。财务报表所列负债的数额较大时,使用财务报表的现有或潜在的债权人就可能比债务少时要多。

(五)各审计风险因素对期望审计风险的反作用。可接受审计风险影响和制约着各风险因素,但各风险因素并非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它们也可以给可接受审计风险一种反作用,以检验其是否合理与可信赖程度。

现在审计职业界尚未能对如何确定可接受审计风险提供专门的理论框架或具体指导。在实务中,大多数事务所将其定位在5%,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5%的结果有其合理性。通过统计测试可以得到,总体有95%的项目落在了标准差为±1.96之间;其二,这各界过也是审计人员经过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事务所把审计风险降低到1%或2%,同时又想保持竞争性,是很困难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第39号《审计准则公告》给出了许多注册会计师使用的数值,即5%,但这并没有强制性,不同事务所针对不同审计项目可以有不同的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

二、评估预期终极审计风险,审慎选择客户

预期终极审计风险和可接受审计风险相比较,结合相关条件(时间、成本)分析,事务所做出挑选新客户和续约老客户的判断。如果预期终极审计风险远高于审计风险,应交由专业小组进行再评估;如果预期终极审计风险高于可接受审计风险,判断其可控性。例如,是否可以通过进一步审计程序使其降低至可接受水平;或者对于高风险项目,是否可以通过议定收费安排来转嫁或规避风险,提高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如果预期终极审计风险等于或低于可接受审计风险,可接受该项目。事务所要降低审计风险,避免审计失败,必须审慎选择客户。以下四类客户是要坚决予以拒绝的:一是事务所与其缺乏独立性的客户,独立性是审计职业的灵魂,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取信于公众的首要条件。如果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之间缺乏独立性,违反审计准则对独立性的相关规定,应直接终止该项目的承接;二是明显不讲诚信的客户,即公司管理层或大股东缺乏起码的诚信和正直;三是持续盈利和财务支付能力受到质疑的客户,其经营目标、战略措施和财务活动整体上存在严重问题而易遭到起诉;四是大股东或高管层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执意歪曲财务报表或没有公开披露信息意识的客户。

此外,事务所为应针对每一重要要求制定一份详细的提供服务计划,并与客户签订描述管理层责任、事务所责任和义务以及收费安排的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具有法律效力,是确定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责任的一个重要文件。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能够有效地明确双方责任,减少法律纠纷,达到防范审计风险的目的。

三、构建项目团队

审计项目团队(或审计小组),是审计项目的具体实施主体,是审计风险过程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构建高效的团队,配备合适的人员,是审计项目最终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审计风险管理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审计项目团队的构建一般根据职务级别呈金字塔式。在人员配备上,要考虑人员的道德规范、经验、能力,专长,团队精神等。在审计风险管理方面,需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一)关于独立性的要求。事务所应确保项目团队的每位成员都能达到相应的独立性要求。这需要执行一些程序检查合伙人、雇员等与潜在客户之间的个人财务投资以及商务关系。

(二)关于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专业胜任能力需要结合业务承接中前期对客户的评估具体考虑。事务所应基于客户及其行业的具体情况,确保审计小组是否具有有关行业、特殊的会计原则问题和一些非审计业务所必需的专业技术。为了合理保证审计工作达到适当的质量标准,审计小组成员必须有一定程度的技术训练和必需的熟练程度。

(三)关于额外的专门技术的要求。事务所在构建项目团队时还需要考虑审计项目是否需要额外的专门技术,并制定一个如何获得资源的行动计划。虽然审计人员具备会计和审计领域的专业技能,但是不能期望他们在其他专业性很强的领域也是专家,因此,在如果审计过程中需要专门技术时可以考虑聘请专家(如保险精算师或工程师)协助收集必要的证据。

参考文献

[1]蔡春,赵莎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论,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2006

[2]保罗·j·索贝尔,审计人员风险管理指南,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3]毕研勤,朱传宝,对审计风险管理的探讨,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