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标杆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管理方式之一,文中通过分析标杆管理的基本内涵,主要论述了标杆管理应用于国有企业的价值,找到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蓬勃发展之路。
[关键词] 标杆管理 竞争力 标杆目标
企业标杆管理,20世纪70年代末由施乐公司首创,后经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系统化和规范化。企业标杆管理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标杆管理的基本环节是以最强的竞争企业或那些行业中领先和最有名望的企业在产品、服务或流程方面的绩效及实践措施为基准,树立学习和追赶的目标,通过资料收集、比较分析、跟踪学习、重新设计并付诸实施等一系列规范化的程序,将本企业的实际状况与这些基准进行定量化评价和比较,分析这些基准企业达到优秀绩效水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改进本企业绩效的最佳策略,争取赶上和超过对手,成为强中之强。
一、标杆管理提供了一种间接的市场竞争机制
国有企业特别是自然垄断的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度不够,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不大。而标杆管理为国有企业设立了管理的基准,在管理实践中提供了可比较的参照系。在与基准标杆进行比较时,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促使企业敏锐地挖掘外部市场的机会和企业自身的优势,学习别人符合市场规律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在寻找差异的过程中引导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呈螺旋式上升发展。因此,标杆管理事实上为国有企业提供了一种间接的市场竞争机制,通过这种竞争机制,能够揭示经营者经营业绩的好坏,并通过经营权或者岗位的重新安排表现出“市场的竞争”结果。国有企业在与内、外部标杆对象对比并寻求超越的过程,实际上已经体现出一种间接的市场竞争机制,这种机制能使企业达到虽然没有进入市场却有置身于市场竞争之中的目的。不过,与一般企业面对的竞争不同,这种竞争的力量不是直接来自于消费者或同行竞争对手等,而是一种人为的、虚拟的竞争机制。标杆管理为国有企业提供了一种形式上通过行政方式,实则通过市场方式来配置资源、提高效率的特殊管理方式。因此,标杆管理是适合于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重要管理方法。
二、企业应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情报系统
标杆管理的关键是要找准标杆目标,目标不准,整个标杆管理工作将前功尽弃。事实上,没有高质量的信息情报,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标杆比较。例如,施乐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以及科宁公司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将标杆目标的竞争优势转化为自身优势,正是因为它们具备完善的情报系统。
三、树立准确有效的标杆目标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企业状况千差万别,发展并不均衡,标杆无须也不可能一致,因而标杆可以追求最好,也可以选择更优;可以选取行业内的顶尖企业或在某一专业擅长的业内企业,也可以选取行业外某一领域内的领先者。业内标杆的优势在于情况彼此熟悉,职能对应明确,流程跟进简单明了,便于整体对标,其弊端在于这种相似性很可能会成为标杆管理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业外标杆的优势是关注局部对标,有利于快速、准确找到最优 最合适的标杆,通过跨行业的借鉴以取得突破性的发展。例如,一家生产子弹的军火商想找到一种使弹匣更为漂亮的方法,最终它选择一家生产口红的企业作为标杆目标,因为口红生产商利用自然界坚硬的果壳作为口红盒,这就使得装口红的盒子十分漂亮,而这恰恰是这家军火商所要寻找的目标。因此.企业对标的对象要找好,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得过且过。它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方面“优中选优”,但同时考虑企业自身情况确定标杆对象。国内企业的标杆管理目前主要采取同业对标的形式。对于排位靠前、综合实力较强的国有企业,选择发展最好、实力最强的国际国内企业作为标杆,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大量的综合实力不强的国有企业来说,选择标杆必须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不可盲目求优崇洋,可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确立最适合的标杆企业。
参考文献:
[1]戴昌均李金明:标杆瞄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12
[2]冯俊文:现代企业标杆管理.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5):61~64
[3]刘美玉:实施对标管理 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企业管理.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