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两会上提出“政府应该设立大学生就业专项补贴”,一年后的今天,王建华觉得政府已经在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上给了很多优惠政策,现在应该是大学生自我创业意识觉醒的时候了,“目前,大学生创业意识还比较淡薄,这种意识应该是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
继去年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大学校长顾晓松提议设立国家大学生创业基金之后,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今年再次提出由政府出面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王建华说,据他了解,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平均比例是0.3%,广东地区为1%,而这一数据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约为20%,“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国家大学生创业的道路还很漫长。党和政府应该在这种时候帮个忙,推一把。”
全国政协委员、中青旅董事长张骏鼓励大学生就业渠道多元化,“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到一家企业去上班就是就业的观念,自己开个小公司、到农村乡镇去搞农业创新项目或者做一个自由撰稿人也很好。”张骏说,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落实,真正起到“鼓舞”作用。
但是,也有不少代表委员认为提倡大学生创业一定要谨慎,要从实际出发。
“从以往的创业案例来看,多数人毕业后都是先就业再创业。大学生不能因为就业形势不好,就盲目创业。”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法官宋鱼水的观点。她认为,就业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初始定位不能好高骛远。
大学生如何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十年涌动三次创业潮
即便经济形势吃紧,尚未毕业的大四学生何干祥还是能通过给旅行社做旅游代理挣到钱。说起自己毕业后的出路,小伙子嘴里毫不犹豫地蹦出两个字——“创业”。
《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有21.6%的人选择“自主创业”。有专家预测,新一轮基于严峻就业形势而掀起的“大学生创业潮”,其浪之高将超过前两次。
1998年,首届“清华创业计划大赛”吹响了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号角。以清华学子邱虹云为代表的一批热血青年走上了“传说中的”创业之路。这轮聚焦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创业潮起点高、风险大。两年后,伴随着美国互联网经济泡沫的破灭,一大批由中国大学生开办的公司陆续倒闭。
直到2002年,高校扩招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在就业需求陡增的情况下,一些高校开始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团中央、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开始制订并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措施。与第一轮“创业潮”相比,这批创业者更倾向于做“小本买卖”,他们当中不乏放下“身段”到农村养猪致富者。
经过两轮创业热潮的洗礼后,创业不再是那些掌握高端技术的大学生的“专属品”,在学校周边开个小餐馆或在网上开家小饰品店,成为许多大学毕业生,甚至是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第一步。逐渐走向“生活化”的“大学生创业潮”能否掀起更大的浪花?
创业环境日趋成熟
干了10余年与大学生创业有关的工作,从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到迫于各种压力放弃自主创业,再到专门负责组织大学生创业类竞赛,如今已是清华科技园昆山园区副总经理的马扬飙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大学生创业环境正日趋成熟。
“10年前,毕业后自己开公司或者开店简直连想都不敢想。但现在经常看到电视新闻里说某某学生自己开了家店,赚了多少多少钱。”马扬飙说,近年来,像“赢在中国”、“挑战杯”等鼓励创业的比赛越来越多,竞赛策划越来越国际化,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很大。“至少所有大学生脑子里都有‘创业’这个词了。”
如果说10年前,中国大学生是受美国发达的网络经济环境下诞生的比尔·盖茨等创业神话的影响,脑袋一热就去创业的话,10年后的今天,一个中国大学生义无反顾地投入创业热潮,除了带有对马云、张朝阳等中国式创业神话的崇拜外,一定还保持着对当前创业环境和自身所具备的创业能力的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严望佳是启明星辰公司的CEO,她认为,创业最需要的是一个能力互补而互信基础很好的团队,而一个在大学里就形成的、具有牢固伙伴关系的团队是值得鼓励去创业的。“现在的大学生和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学生相比,有更多接触社会、获得实际经验的机会。目前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制定了各种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像清华、北大等大学都设有科技孵化器,目的在于帮助创业者更好地成功。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创业中的困难和对创业者综合素质的要求。一般来讲,有工作经验和产业经验的学子能够更好地定位自己的企业,对成功的把握更大些。”
严望佳说,对于有着强烈创业意愿的学子们来讲,创业即使失败也不要紧,因为在创业过程中得到的历练是参加任何其他工作无法获得的,这种历练,恰恰是大学生通向未来成功之路的“敲门砖”,“很多风险投资喜欢给有过一两次创业失败经历的人提供资金,就是这个道理”。
瓶颈如何突破
创业大环境热了起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和各级各类媒体的大力宣传。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尽管能从电视节目和创业大赛中了解到一些零散的创业信息,产生“很多人都在创业”的感觉,却对国家给予大学生的创业优惠政策知之甚少。多数人“听说过有优惠,不知道怎么申请”,很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指导老师也很难说出个一二三来。
究竟是大学生和指导老师根本不关心、不需要什么优惠政策,还是一些优惠政策确实“很难弄明白”?
田锦江现在的主业是江苏苏州一家助学辅导机构的老板,同时他还经营着一家书店、一家小饭馆和一个小饰品店。这些都是他2004年大学毕业以后的创业成果。
然而,这4家以他的名字登记注册的公司和商店,都没有享受到一分钱的大学生创业税收优惠,也没有得到过一分钱的低息贷款。
“我研究过各种创业优惠政策,知道可以有小额贷款、税收优惠,但是我跑到银行、工商所,一问人家,都说不知道有什么优惠,就只好不了了之了。”田锦江最后是从一个比自己创业较早的学长那里得到资助,办起毕业后第一家公司的。如果没有当年学长的帮助,他说自己走不到现在这一步,“那时候,要是有政策来扶一把就好了。”
实际上,自2002年首次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众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明确规定了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税费、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但目前各种创业政策缺乏整体性。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副教授王艳茹花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才把2002年以来国家出台的各类创业政策梳理清楚。她指出,目前国家各部门之间在制定政策时有时会缺乏沟通和协作,各部门的创业促进政策整合性不强,“如果有一个像美国的中小企业局一样的机构,专门负责创业事务的部门就好了。”
“建议由政府出面成立一个专门的代理机构,由这个机构出面来推动一些政策的具体落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认为,商业银行在考虑到给大学生创业放贷风险较大的情况下,不提供贷款或者没有贷款优惠都是可以理解的,“在这种时候,如果有个专门的创业机构在对大学生创业者素质全面考察后出面协调担保的话,事情就好办多了。”
郗杰英说,在没有专门创业机构的情况下,一些单位也正在尝试统筹协调各种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比如共青团组织搞的KAB创业教育,‘挑战杯’创业竞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基地等,这些项目已经涵盖了大学生创业的很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