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青啤与燕京赞助2008北京奥运的输与赢

赞助2008北京奥运会:两者都是赢家

首先看青岛啤酒,作为被朱熔基总理称为国内唯一的三个世界知名品牌的青岛啤酒在2008年这样一个全球盛会的节日,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可谓是实至名归。

1、青岛啤酒可以籍此机会进一步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建立品牌知名度和地位;

2、青岛啤酒作为唯一一个真正全国性的啤酒品牌由集团统一赞助2008北京奥运会,不仅使得整个推广的声音以及主题更加一致,而且比以往由各分公司进行分散式投放更加节省费用和富有成效;

3、青岛啤酒可以籍此扩大和巩固在北京和青岛两个奥运会赛场的销量。

再看燕京啤酒,作为一个大销量,小品牌啤酒厂商(据燕京称其为国内销量最大啤酒厂商),尤其作为2008奥运会主办城市所在地的企业来赞助2008北京奥运会则可谓是理所当然的事。

1、燕京啤酒可以凭借此次赞助2008北京奥运会的机会来树立自己在全国真正的江湖地位,在品牌知名度以及影响力方面迅速赶超青岛啤酒;

2、燕京啤酒由于具有北京渠道的优势,无疑会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奥运经济的最大受益者,有利于把销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燕京啤酒推广中高档产品的好机会,一直以来燕京给人的感觉是价格比较低,没有中高档产品,无疑,2008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听说燕京啤酒届时会为许多运动员们提供无醇啤酒(千万不要这样,因为没有酒精的啤酒养生堂曾经推出过叫做农夫苏打已经失败了,因为这不符合认知,不含酒精的饮料不叫做啤酒)。

推广“梦想”:两者都是输家

可能是想和2008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挂钩的缘故,青岛啤酒把品牌新主张定义为“激情成就梦想”,已经讲了一年了;而燕京啤酒则把“超越梦想”作为自己品牌的推广口号。

但个人认为,把“梦想”当作主张和口号来推广,两者都是输家。

1、“梦想”太虚,与行业或者产品的关联性太低。啤酒行业总整体来讲应该是一个“分享、快乐”的行业,而不是梦想;

2、啤酒行业不适合卖哲理。一般消费者消费啤酒的时候更多是在激动的时刻或者分享的时刻,而不是沉思的时候。所以雪花啤酒的“畅享成长”并没有得到多少消费者的共鸣,甚至包括白酒行业的“舍得”酒也因为太强调“舍得”智慧而忘了行业的属性是“沟通和交流”,而不是个人修养,从而销量一直没有上来;

3、推广的方式太单一。两家企业除了打广告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其它的有力推广补充,顶多是开个新闻发布会或者青岛啤酒赞助了“梦想中国”,其余就没有任何亮点。其实一些年轻的男性消费者由于刚走上工作岗位,会经常和朋友聚会,啤酒也是他们点得最多的,为什么不搞一些互动的活动呢?比如在全国1000个酒楼举行的“梦想成真”活动,每个酒楼每月都选取一些因为“升职或者加薪而梦想成真”的顾客进行免费或者奖励……

4、口号没有煽动性。激情成就梦想,超越梦想等好象是格言或者长辈给予晚辈的忠告,既不符合现代顾客的接受习惯,也不符合行业的快乐本性。相比于蒙牛的“酸酸甜甜就是我”,这两家企业都还需要下功夫。

联想到最近cctv的广告片也是“超越梦想,不再是梦想”等众多企业的梦想情节,再借用一句广告语给大家一些忠告:“梦想是走出来的”,而非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