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独闯武汉:25岁小伙弄到300万风投

姓名:邵海军

年龄:25岁

籍贯:浙江杭州

职务:武汉来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去年,一个80后的杭州小伙子,辞掉万元月薪的工作,凭着一个“网络平台+返利卡”的创业点子,独闯武汉创业江湖。前期因经验不足,他的近20万积蓄砸进去没见一点水花。所幸他坚持下来了,今年6月底,他成功得到一家风险投资公司赞助300万元,他的办公室也从澳门路一个居民楼搬进了徐东大街一栋商业大楼,创业之路的好戏正在上演。

16日,记者在邵海军的新办公室里见到了他,他个子不高,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白色条纹长袖衬衣,看起来很斯文。公司总经理助理臧怡凤这样描述他:“一个充满创业激情的怪人,这热的天每天都穿长袖。”邵解释:“穿长袖热一点,但希望能磨练我的耐心和气度”。

考察

怀揣10万“安家”武汉

2004年下半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邵海军走出校园,应聘到杭州一家广告公司,主要为某家居杂志联系建材广告。

不出一月,邵海军就成了公司的金牌业务员。他每天拿着公司资料、账单转悠杭州城各大建材市场,从小门店到大型建材城,一天至少拜访10多家客户,“扫街”式的销售让他每月能拿到1.5万元左右的薪水。

随着积蓄的增加,邵海军开始有了自己当老板的底气。有一次跑业务时,一位建材老板偶然提起,市场上团购建材非常火,且团购组织者发放的打折卡很受市民青睐。“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发放打折卡,吸引广告。”一个创业项目在邵海军脑海中产生。

但是,当时杭州的建材市场竞争已很激烈,邵海军决定另辟战场,他上网搜索后,将目标锁定济南、厦门、武汉三个城市。

“到外地创业,你是不是疯了?”2006年下半年,邵海军四处找朋友凑钱,都被泼了冷水。

但是,邵海军是个很执着的人,2007年春节刚过完,他怀揣着七拼八凑的10万元,独身到达厦门。满怀兴奋的他第一天就连跑了3个市场,“那里的市场规模太小,完全提不起我的兴趣。一个星期后,我就到了武汉。”

在武汉,他第一站就是武汉的老牌建材市场——汉西建材市场。每天,他包里装着两瓶水和一个面包,转战金太阳、时代精品城、大武汉家装等。琳琅满目的建材店,人来人往的客流,当时的邵海军很激动,“这里的市场潜力无限”。一个星期后,他又奔赴济南,考察的结论是,武汉前景更大。

他第二次到武汉,目标就更细了,除了找建材老板聊天,当时武汉举办的大大小小团购现场都会出现他的身影,“你经常上网吗?”、“是否会选择打折卡?”每场团购会他都会询问上百位市民。

在市场调查中,他发现,顾客提的最多的建议就是:建材打折雾里看花,直接返还现金最实际。这个抱怨让邵海军茅塞顿开:以网络为平台,吸纳建材商成为会员,持卡市民只要在会员商家购买产品,就可获得现金返点。一种新的营运模式应运而生。

起步

公司开张一年砸掉20万

2007年7月,他在澳门路租下一套120平方米的居民房创建了网站,不久,又正式注册武汉来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次招人就被泼了一盆冷水。”邵海军说,公司开张后,他花500元在武昌中南人才市场租了个展位招人,可招来的两个人都住在武昌,一个职员第二天就一走了之,另外一个坚持一个星期后也走人,“别人对这个没有信心。”

后来,他又通过报纸广告招到6名员工,还对员工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培训,终于让自己的员工找到了信心。为了让第一批返利卡在10月黄金周顺利出炉,他将业务员分成两人一组,自己带着他们到各个建材市场招商。

年轻的团队,新兴的业务,邵海军签的第一家商户“拜访”5次才成功。8月的武汉很热,他和一名员工来到汉西金太阳建材城“扫街”,在扫了七八家商户之后,终于有一家瓷砖店答应让他在店里等老板回来商量,满怀欣喜的他坐在店内等了两个小时,对方才电话告知,“不好意思,老板不回来了。”

次日早上8点,他又来到这家店内,苦等两个小时,老板仍在外面办事,邵海军无功而返。“算了吧,对方显然没有诚意。”随行员工抱怨。“不行,诚意是要靠我们争取。”邵海军第三天仍早早来到该店等老板,到了10点多时,那位老板终于被感动,赶回店里。但是,一听到邵海军要收加盟费,那位老板婉言拒绝了。不过,细心的邵海军从交流中感觉到对方对网络运营很感兴趣,遂撇开签约事情,和对方交流起网络经济来。

虽没签成合同,但邵海军和对方成了朋友,后来他多次到该店和老板交流生意经。一个星期后,那位老板被说动了,邵海军终于签下自己的第一笔单子。“小邵人不错,谈判很有技巧,最打动我的是他为人很谦虚,给人一种实在的感觉。”昨日,记者联系到第一家签约的武汉冠珠陶瓷店总经理刘志红,她毫不掩饰对邵的夸奖。

就这样,白天邵海军带着他的团队跑业务,晚上在网上整理资料,经常忙到深夜一两点。但是,一直到当年9月底,邵海军攻下的客户还是没达到预定的规模,他错过了当年的黄金周。

他对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前期考察、准备到公司上马,截止到2007年底,他带的10万元早已花光,加上陆续找家人、朋友借的八九万元,去年他公司没有盈利,反而花掉近20万元。

转折

3个月“套”300万风险投资

预想的第一桶金没能如愿,怎么办?2008年春节回杭州,邵海军特意拜访了自己以前的老板,对方跟他支招:尝试风险投资。

今年3月份,从头再来的邵找到自己以前打过交道的瓷砖代理商执行总经理曹祥锋,在曹的帮助下,两人开始着手计划吸引风投。

商业计划书是吸引风投的“敲门砖”,那一段时间,他将所有精力都花在上面,晚上,上网查询获取风险投资的经验以及一些行业陷阱;白天就找一些行业相关朋友取经。根据朋友建议,邵海军的商业计划书中没有太多诱人的前景分析、利润分红等,更多的是公司管理、钱怎么花、如何赚钱等内容。一个多星期的准备后,他们开始搜寻风投公司。

通过网络查询,他们找到了位于吴家湾的一家风投公司。双方交流不到1个小时,对方开始称赞:“计划很好,明天到公司考察。”兴奋之余,邵回到公司立马准备第二天接待事宜。

直到次日中午12点多,风投公司的考察人员才姗姗来迟。酒店里一顿山珍海味后,对方迟迟不提“送钱”的事,一直到下午4点多,考察人员丢下一句话:“等我们上报总公司研究再说”。

要么陪别人大吃,要么对方提出商业计划书要指定咨询公司做,钱没有融到,反而要提前预支开销,接连洽谈四五家风投公司,邵海军都没找到自己的投资商。

3月底,经行业朋友介绍,邵海军和曹祥锋找到武汉众投天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晏鸣回忆,第一次见面,邵海军长袖衬衣、西裤,给人的感觉很年轻。简单寒暄后,邵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意图,并详细讲解了商业计划书,甚至带来了和商户的相关协议等证明公司发展的资料,“小邵很年轻,但表现得很沉稳。”

晏鸣说,去邵的公司考察时,他发现了一个细节,公司醒目位置放有一块小黑板,上面注有每个业务员姓名、当天任务、一个星期的业绩量,还有创业宣言。“为了证明这个公司值得投钱,我们花了一个多星期与邵的签约商户交流、调查,口碑都不错,值得信赖。”

通过多次沟通,邵海军想到对方资源较广,在原来的计划书中,把婚庆、房地产、汽车等领域也列入到发展之列,没想到这一计划得到晏鸣全力支持。6月底,他们签下了300万元的风险投资,邵海军拿到了第一笔资金80万。

前景

带着返利卡走全国

今年7月份,邵海军把公司搬到徐东大街一栋新办公大楼。新事业、新征程,也要有新气象,他大刀阔斧地整合公司资源,现在,他的公司设有招商、小区推广、客服、电话营销、行政、网络等6个部门。

目前他的公司加盟商户已达到数百户,网站注册会员达到5000多人。除了建材市场,他的“触角”已顺利延伸到婚庆、房地产等领域。

“万事开头难,但我挺住了,武汉只是我的一个点,后期我将把自己的返利卡推向全国。”邵海军对自己的事业充满自信。